
登陆:鼓起勇气,39岁来厦发展
“我一开始接触的是日系连锁企业,管理、工作流程是很规范的。我突然意识到,服务业管理跟工厂管理其实是一样的,所谓行行出状元,但各行之间其实是相通的,关键是你认不认同,能不能激发出自己的能量。”谈起当初为何跨行,蔡宗基如是说。
蔡宗基的家族多在教育或经商体系,从小他就习惯人来人往,服务业本身需要多接触人,他恰有这样的兴趣和专长。
在39岁时来到厦门发展,蔡宗基直言是“因缘际会”。当时安德鲁森计划扩大营业规模,需要具备相关经历的台籍干部,经朋友介绍,一拍即合。
“老实说,当时不管是工作内容、还是待遇,都算是不错,所以并没有考虑太多。”蔡宗基告诉记者。毕竟在快40时离开家乡到外地发展,确实需要很大的勇气。
工作:对服务行业充满无限热情
“一个工作做了四到五年,我就会做全新的规划,要让自己休息一下,充充电。”蔡宗基说。去年,他手头的工作告一段落,刚好认识来厦门开店的欣叶台菜,对方正在物色一个营销方面的主管,而他“经历完整”,双方理念也契合。他就此回笼,做“真正的服务和管理”。
蔡宗基说,现在的工作是他的初衷,这半年以来他很开心,凭借“有情用心真滋味”的服务理念和“一清二鲜三快炒”的台菜特色,欣叶成绩单很不错。而他自己工作也战战兢兢,感触很深。
他给记者讲了一个小故事。有一天,平日里非常严肃的父亲跟他用餐,对他说:“我很佩服你,你从事服务业这么多年,从来没有喊过一声苦。早上六七点起床,工作到晚上十一二点,从来没看过倦容。”“我才知道,这是我自己的选择。这么多年来,我虽然有换工作,但从来没有离开这个行业的想法,因为那个过程是开心的,我是充满热情的。”蔡宗基说。
感受:要随时保持被调整的状态
蔡宗基说,两岸市场有不同步调,大陆市场是快速发展的市场,台湾发展比较慢,“会想很多”。环境不同,也直接影响工作方式和工作内容。这就需要掌握市场脉络,因地制宜。
他特别指出,台湾人到大陆工作,心里要随时保持被调整的状态,要跟着市场步伐,与时俱进,细节上也要配合大陆政策的调整。
“市场营销的英文叫marketing,是‘现在进行式’,也就是市场正在发生的事情,这跟我的理念是相吻合的,要做好营销,就要满足市场需求。”这是蔡宗基自己融汇贯通的。
建言:要有开放式学习的心态
你现在的选择,无论是就业还是创业,都要是你热爱的,只有对它保持一份热忱,你才能坚持下去。因为在人生的理念中,只有充满快乐的东西才会是你一直向前的动力,否则你会放弃。
“只要有工作热情,你就会做得开心,遇到不顺畅了,睡一觉也就好了。因为你喜欢,就不会有任何困扰。没有热情,在你的事业上,甚至会找很多理由去逃避。”这就是蔡宗基的感触。
此外,在大陆工作要认真,虽然两岸讲的都是同样的话,但市场需求、受众群体很不一样,对台商来说,自己要微调整。他还举例指出,二三十岁的人,在台湾很少事业能做得很大的,而在大陆就比较多了,他们的成就不会比年纪大的少,而且非常活跃。所以不能以貌取人,就工作内容的话,更要谦虚和学习。
说到学习,蔡宗基用了“战战兢兢”四个字。在他看来,各行各业都要开放式的学习。大陆市场大,彼此之间也有很多串联。就他现在做的餐饮业而言,也常跟旅游业打交道,而供应商也有做包装行业的。这样多接触后,就会知道各行各业的信息,从而了解客人的需要,“不能只懂我自己,而是要开放式了解。”
最后,不管是做什么行业都要踏实,大陆虽然市场很大,但也有陷阱,或者是你看不到的危险。要踏实,不能想一步登天。
至于在大陆行业选择,蔡宗基直言,“说实在话,都有发展空间,因为大陆市场发展是很蓬勃的,所以什么行业都可以做。”他很看好大陆市场,尤其是服务业的前景。因为随着生活品质提高,服务业的需求会大增,需要更专业的服务,很有未来性。